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 静安区中小学图书馆馆研网 >> 新闻中心
[民办童园实验小学]当安徒生童话遇见两代人
发布人:孙洋 发布时间:2025/5/14 10:44:39 点击数:
我心中的那一片童话
当安徒生童话遇见两代人
为践行“立德树人”教育根本任务,上海市民办童园实验小学在“读书明理”办学理念的引领下,以“文化滋养”品牌活动为抓手,以学生核心素养的“全培育”为目标,拓展阅读主题、融合综合元素、扩大活动范围、增值活动作用,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携手文化滋养活动拉开序幕!
当春日的微风掠过校园的每一扇窗棂,当晨读铃声与孩子们清脆的翻书声在走廊里轻轻碰撞,我校世界读书日携手“文化滋养活动”正带着一份特别的邀约向每个家庭走来——我们以《安徒生童话选》为舟,与孩子们共赴一场穿越时光的精神之约。
《安徒生童话》早已超越了“儿童读物”的标签:当孩子在《丑小鸭》中触摸勇气的轮廓,家长能在《影子》里看见人性的复杂;当少年为《海的女儿》的诗意落泪,成年人会在《荆棘荣耀路》中读懂理想主义的重量。
安徒生的文字里“藏着对人间苦难的共鸣、对美的极致追求”,这让每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在故事中照见自己——它是孩子的奇幻森林,更是现代家庭重新理解“成长”的启示录:在童话的褶皱里,我们终将发现,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单向的“教导”,而是父母与孩子在精神世界的彼此映照。
教育是一场向未来的奔赴,而育人理念正是孩子成长的底色。本次世界读书日联合 ”文化滋养” 活动,我们以《安徒生童话》为媒介,期待与家长共同完成三重“看见”:
看见孩子的精神宇宙:
当《小伊达的花儿》让孩子相信 “万物有灵”,当《没有画的画册》里孩子的“小私心”引发共鸣,家长将读懂:童年的纯真不是幼稚,而是生命最初的诗意。这种对儿童视角的珍视,正是现代家庭教育破局的起点。
看见自己的教育初心:
《皇帝的新装》里成年人的沉默、《豌豆公主》中对“真实”的捍卫,这些故事如同镜子,让家长反思:我们是否在功利教育中遗失了对“本真”的坚守?安徒生童话的深刻,恰恰为家长提供了重新理解“何为教育” 的哲学视角。
看见亲子关系的新形态:
学校教育的使命,是为每个家庭提供“可生长的教育”。我们相信,当阅读从“陪读任务”转变为“共同探索”,当家长从“监督者”成为“同行者”,亲子关系便从“教导与被教导”升华为“探索与共成长”。这正是我们期待与家长共同抵达的教育新境。
本次活动中,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套“家庭教育赋能方案”,期待与每个家庭共同完成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度联结:
重构亲子阅读的教育认知
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探讨 “阅读如何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性课程”:亲子共读不仅是故事的传递,更是价值观的浸润——当经典童话中的勇气、包容与思辨精神渗透进家庭对话,阅读便自然成为滋养孩子心灵的土壤。
让课堂思考在家庭中自然生长
在校园里,教师会带领学生阅读经典篇目,从中提炼思辨话题,通过项目化学习激发孩子的多元思考;孩子将带着课堂上的问题与感悟回家,与家长展开多元对话。这个过程中,学校搭建的不是“家校作业链”,而是“思想共振场”——让孩子在分享中锻炼表达,家长在倾听中捕捉教育契机,让价值观的传递在自然交流中悄然发生。
在“童园童言”中,编织成长的共同记忆
我们特别开启《童园童言》共创计划,以孩子的阅读感悟为起点,邀请家长成为“成长同频者”共同参与——在这里,孩子们可以用彩笔勾勒阅读时闪现的灵光,用文字记录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;而家长则可以用镜头定格亲子共读时的专注神情,用笔记下自我阅读、与孩子共读后的精彩瞬间。这些满载童真与温暖的作品,将汇聚成《童园童言》——它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精神脚印,也是家长陪伴途中的温暖注脚。
学校教育的使命:
与家长共赴一场教育的“双向成长”
作为一所民办小学,我们以更敏锐的视角回应时代对“好教育”的呼唤。邀请家长与孩子共读《安徒生童话》,本质上是在传递一种信念:真正的教育,从来不是学校的“单打独斗”,而是家庭与学校在理念上的同频共振。
我们希望通过经典的力量,为家长提供新的教育视角;通过共读的实践,让“平等对话”“共同成长”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。